2018-08-30 12:40:49 |
人围观 |
评论:
-
米是世界上用得最广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1米等于100公分,等于1公里的千分之一,合3市尺或者6英尺8英寸。那么一米有多长是怎么来的?在世界计量日来临前,我们来一起了解长度单位米的历史渊源。
1791年,具有革命思想的著名科学家拉格朗日,当选为法国度量衡委员会主席。在他全力推动下,一项影响了全世界的长度单位——米浮出水面。法国相关当局规定:把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也就是经线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义为1米。
法国从1812年颁布施行“米制”,并于1837年在全国强制推行,使米制率先在法国扎根。
1872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长度会议上决定,制造31支“米原型尺”,每支尺都编了号。除了N0.6号为国际原尺外,其它的都以国际原型尺为标准,精密检定,求出长度,分发各国保存,作为长度单位的标准。
1875年,也就是米制诞生后80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在巴黎开会。法、德、美、俄等17国政府代表共同签署了《米制公约》,同意成立国际度量衡局。并公认米制是在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一项最伟大的科学事业,确定米为标准国际长度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19世纪末,在实验中找到了自然镉(Cd)的红色谱线,具有非常好的清晰度和复现性,1927年国际协议决定用这条谱线作为光谱学的长度标准,人们第一次找到了可用来定义米的非实物标准。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激光的出现,人们又找到了一种更为优越的光源,可以使长度测量得更为准确。只要确定某一时间间隔,就可从光速与这一时间间隔的乘积定义长度的单位。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光波米的定义,第二次“米”定义为“氪-86原子的2P10 和5d5 能级之间跃迁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 1650 763.73倍为 1米。”氪-86谱线轮廓稍微有些不对称,光波米在实验室复现精度为 4 × 10-9 。
1983年10月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米的新定义: “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程的长度”。新的米定义有重大科学意义。从此光速c成了一个精确数值。把长度单位统一到时间上,就可以利用高度精确的时间计量,大大提高长度计量的精确度。
用子午圈弧长来制定长度单位,在中国早已采用。清康熙四十三年(1702年),规定子午圈 l°弧长为200里,l里分1800尺,即1尺等于0.O1〃子午圈弧长。
1984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从1990年以后,长度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名称米,取消日常生活中长期沿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市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