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17:19:37 | 人围观 | 评论:
先动口问后动手,熟悉原理和结构。
先外后内步骤走,外部排除拆机修。
先查机械后电气,使用仪表记仔细。
先看静态后看动,通电之前细查清。
先清污垢后维修,脏污灰尘电不通。
先查电源后设备,故障多发事功倍。
先查公共后专用,能量信息无发送。
先修通病后难症,积累经验艺高精。
复杂设备电气故障的一般诊断顺序为:症状分析――设备检查――故障部分的确定――线路检查――更换或修理――修后性能检查。
1.症状分析。症状分析是对所有可能存在的有关故障原始状态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判断的过程,在故障迹象受到干扰以前,对所有信息都应进行仔细分析。
2.设备检查。根据症状分析中得到的初步结论和疑问,对设备进行更详细的检查,特别是那些被认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的区域。要注意这个阶段应尽量避免对设备做不必要的拆卸,应防止引起更多的故障。
3.故障部位的确定。维修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系统的控制原理和结构。如缺少系统的诊断资料,就需要维修人员正确地将整个设备或控制系统划分为若干功能块,然后检查这些功能块的输入和输出是否正常。
4.线路检查和更换、修理。这两步是密切相关的,线路检查可以采用与故障部位确定相似的方法进行,首先找出有故障的组件或需更换的元件,然后进行有效的修理。
5.修理后性能检查,修理完成后,维修人员应进一步的检查,以证实故障确实已排除,设备能够运行良好。
当设备的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要急于动手拆卸,首先要了解该电气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经过、范围、现象,熟悉该设备及电气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各个具体电路,弄清原理中各级电路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信号在电路中的来龙去脉,仔细分析。本人结合实际经验,经过周密思考,总结了快捷、行之有效的检修技巧“八先后”口诀。
1.“先动口问后动手,熟悉原理和结构”――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四周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做好标记。
2.“先外后内步骤走,外部排除拆机修”――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队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3.“先查机械后电气,使用仪表记仔细”――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4.“先看静态后看动,通电之前细查清”――首先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然后再在通电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对许多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检修时,不能立即通电,否则会人为扩大故障范围,烧毁更多的元器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故障机通电前,先进行电阻测量,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方能通电检修。
如在设备未通电时,判定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定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着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定哪一相缺损。
5.“先清污垢后维修,脏污灰尘电不通”――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6.“先查电源后设备,故障多发事功倍”――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快速找到故障点。
7.“先查公共后专用,能量信息无发送”――任何电气系统的公用电路出故障,其能量、信息就无法传送、分配到各具体专用电路,专用电路的功能、性能就不起作用。如一个电气设备的电源出故障,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转,向各种专用电路传递的能量、信息就不可能实现。因此遵循先公用电路、后专用电路的顺序,就能快速、准确地排除电气设备的故障。
8.“先修通病后难症,积累经验艺高精”――电气设备经常容易产生相同类型的故障就是“通病”。由于通病比较常见,积累的经验较丰富,因此可快速排除。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排除比较少见、难度高、古怪的疑难杂症,简化步骤,缩小范围,提高检修速度。
总结经验,提高效率。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五花八门。任何一台有故障的电气设备检修完,应该把故障现象、原因、检修经过、技巧、心得记录在专用笔记本上,学习掌握各种新型电气设备机电理论知识、熟悉其工作原理、积累维修经验,将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具体故障具体分析,才能准确、迅速地排除故障。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检修电气故障的行家里手。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