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5 20:53:02 | 人围观 | 评论:
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导致其产生故障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运行线路出现故障,二是运行设备出现故障,所以在发生故障时,首先需要对这两个部分进行检查。在故障发生时,首先要检查线路和设备的接触点,看其是否接触松动或者断开,在确认无误后,再对线路进行检测,最后对设备自身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可以保证检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故障发生的几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1.检修前的故障调查
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要盲目的进行修理,应该对故障有一个清晰的前期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进行维修。对于检修之前进行的故障调查十分重要,是进行检修的基础。对于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之前的检修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步骤,问、看、听、摸,通过这几个步骤可以对设备的故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维修效率就比较高,维修的水平也会提高。问,主要就是对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询问,询问设备在发生故障前的异常情况,有无异常的声响,是否有火花,在使用之前有没有故障发生,是否对其进行过检修等。看,主要是看设备的线路是否有接触不良,在外观上是否有明显的故障点,显示装置是否有所变动。听,如果设备在还可以运行且不会受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通电试车来判断故障,听是否有异常明显的声响,主要是听接触器和继电器等部位。摸,在设备刚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可以触摸电动机和变压器等部位,看其是否有过热的现象。
2.用逻辑分析法确定并缩小故障范围检修
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时,对每个电器元件每根导线逐一进行检查,一般能很快找到故障点。但对复杂的线路而言,往往有上百个元件,成千条连线,若采取逐一检查的方法,不仅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容易漏查。在这种情况下,若根据电路图,采用逻辑分析法,对故障现象作具体分析,划出可疑范围,提高维修的针对性,就可以收到准而快的效果。分析电路时先从主电路入手,了解电气设备各运动部件和机构采用了几台电动机拖动,与每台电动机相关的电器元件有哪些,采用了何种控制,然后根据电动机主电路所用电路元件的文字符号、图区号及控制要求,找到相应的控制电路。在此基础上,结合故障现象和线路工作原理,进行认真的分析排查,即可迅速判定故障发生的可能范围。
3.对故障范围进行外观检查
在确定了故障发生的可能范围后,可对范围内的电器元件及连接导线进行外观检查,例如:熔断器的熔体熔断;导线接头松动或脱落;接触器和继电器的触头脱落或接触不良,线圈烧坏使表层绝缘纸烧焦变色,烧化的绝缘清漆流出;弹簧脱落或断裂;电气开关的动作机构受阻失灵等,都能明显地表明故障点所在。
4.用试验法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
经外观检查未发现故障点时,可根据故障现象,结合电路图分析故障原因,在不扩大故障范围、不损伤电气和机械设备的前提下,进行直接通电实验,或除去负载(从控制箱接线端子板上卸下,通电试验,以分清故障可能是在电气部分还是在机械等其他部分。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触动带电部分,要尽可能切断电动机主电路电源,只在控制电路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如需电动机运转,则应使电动机在空载下运行,以避免电气设备的运动部分发生误动作和碰撞;要暂时隔断有故障的主电路,以免故障扩大,并预先充分估计到局部线路动作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
5.用测量法确定故障点
测量法是维修电工工作中用来准确确定故障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测试工具和仪表有校验灯、测电笔、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等,主要通过对电路进行带电或断电时的有关参数如电压、电阻、电流等的测量,来判断电器元件的好坏、设备的绝缘情况以及线路的通断情况。
6.检查是否存在机械、液压故障
在许多电气设备中,电器元件的动作是由机械、液压来推动的或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所以在检修电气故障的同时,应检查、调整和排除机械、液压部分的故障,或与机械维修工配合完成。
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是保证电力持续可靠供应的基础,而电力的供应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所以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电气设备运行期间,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所以对于设备的故障检修非常重要。对于设备不同的故障类型有不同的检修方法,上文中对于设备的故障检修方法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为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同时也为电力的稳定供应创造了有利的基础。
全站搜索